home

显示标签为“雾霾”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雾霾”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7年3月14日星期二

雾霾姓党,中国环保才有希望

雾霾笼罩着全国,污秽的空气令人窒息。尽管中国的党媒年年说空气质量有改进,可老百姓的感觉是一年不如一年。今年冬天雾霾的时间之长,浓度之高,打破了以往的记录。各地污染指标PM2.5纷纷爆表,石家庄等城市甚至破千,超过美国健康安全标准的30倍。
北京朝阳区使馆区附近街道灰雾茫茫

2017年1月10日星期二

雾霾练就最强壮民族

中国近期饱受雾霾困扰,北京更是重灾区,上月,北京市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共有一百七十家停产、限产企业被纳入市级重点监控名单,加上各区重新制订的空气重污染应急停产限产企业,此次北京市共有七百多家企业停产、五百多家限产。北京这「帝王之都」,如果不辣手治雾霾,必定会成为「悲情帝都」,变成诗人笔下的「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当然,若改成「于今天空无白云,终古垂杨有雾霾」,则更加应景。 

令人忧心的是,雾霾已经蔓延至南方,广州、佛山等地亦成为灰色世界,网民悲叹「广州也沦陷了」,更不忘调侃:广东人民终于和首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了!

霾人

2017年1月8日星期日

大气雾霾虽可恨 政治雾霾更可悲

华北危急、东北危急、西北危急,席卷神州的雾霾让国人苦不堪言。绵绵不绝的雾霾,折射的是中国社会道德、法治、政治等各个底线的全面堕落,更是中共执政无能的体现。一个治雾霾无力,政治打压却有心有力的政党,如何承担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责大任?

经年累月的雾霾,其实是对国人的慢性屠杀

2016年12月26日星期一

雾霾政治经济学

雾霾再次来袭,东北沦陷、华北沦陷、华东沦陷,就连当年日本鬼子都进不去的大西南,也沦陷。网传照片,成都一教室里的小学生几乎人人戴口罩上课,令人痛心。最近全国多地启动雾霾红色预警,许多中小学停课。偌大的中国,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内地粗放底发展引起的空气污染祸害,短短几年岂能化解。

2016年12月20日星期二

最强雾霾袭40城 京发布首个重污染红色预警

中国正经历着今年以来最严重的区域性重污染天气,京津冀及周边地区40个城市深陷雾霾之中,北京发布今年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不堪雾霾困扰, 民众求援

2016年12月19日星期一

七分一地方变「灾区」 今最严重 内地15万人出国避霾

内地迎来入冬以来最严重的雾霾侵袭,预计要到后天晚上才有所改善,而不少霾区「灾民」近年亦养成习惯,12月出外旅游「避霾」。内地旅游网站就发表报告,指预计今个月有超过15万名旅客会出境旅游避霾,而国内线的三亚更成为避霾首选地,近日前往三亚的机票已几乎被抢购一空,该报告甚至指,有游客今年不惜花十多万元(人民币.下同)到南极避霾。

从高空俯瞰京城一片灰,可见蓝天与雾霾的分界线

2016年12月18日星期日

雾霾笼罩挥不去 蓝天绿水何处寻

中国遭遇今年入冬以来最强雾霾天气,多地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半个神州进入戒备状态。其实,不管当局如何示警戒备,如果没有下定决心对症下药,都是治标不治本,中国不用外侮入侵,迟早也会亡于雾霾之下。

上月影星章子怡在微博里说,她从某地回到北京时,在首都机场看到雾霾罩城,随即扭头抱女儿再次飞离中国。

2016年12月16日星期五

雾霾面前人人平等

1212日,一张四川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不准学生戴口罩的截图刷爆朋友圈,截图照片显示:在名为「嘉祥二年级二班」的微信群上,一名叫曾老师的通知,「接上级部门紧急通知,最近关于『雾霾』的相关传说,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不非法集合,要相信政府能做好防霾治霾工作。我校师生一律不佩戴口罩上课,每天下午三点半到四点各班班主任即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当天情况。」川报观察记者随后向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求证,学校并未发出相关通知。成都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注意到网络热传图片,对其真实性和来源,目前正在调查核实中。

我们都有后代,我们的孩子都在大口大口地吸着雾霾。

2016年12月15日星期四

北京将雾霾列自然灾害图卸污染责任

中国不少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尤其首都北京每到冬天,经常一片灰蒙蒙。北京市计划把“霾”列为气象灾害,有关草案已交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不少专家和环保人士都提出质疑,担心会让污染制造者逃避责任。

北京入冬后雾霾持续,严重影响市民日常生活和健康

2016年4月12日星期二

绿水青山皆污染 衣食住行样样愁

神州大地,雾霾、重金属污染、水污染,样样触目惊心,作为中国人,衣食住行样样发愁,怎么可能有大国崛起的自豪感?难怪人人都想移民海外。

中国的雾霾、水污染、土地污染、重金属污染,是过去三十年内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带来的后果

中国水利部最近公开的《地下水动态月报》显示,中国地下水普遍「水质较差」,有近八成的地下水已遭受污染或严重污染,不适宜饮用。然而,现在三分之一左右的城市人口,却以这些地下水维生,长此以往,国人岂不是再成「东亚病夫」?

2016年1月3日星期日

中国2016在混乱中等待转型:习近平有机会创造历史

2016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漫天烟花的烘托下和各电视台的热闹晚会中,大家都跨进了新的一年。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也在新年前夕发表了2016年新年贺词,告诉大家“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不过,展望2016,一些分析人士和西方学者对中国的态势却并不乐观。

2016年元旦,雾霾中的北京郊外

2015年12月27日星期日

雾霾原因-不是煤炭不是汽油

2015年的圣诞节,对中国华北、华东地区的人来说,是多年来最悲惨的圣诞节,pm2.5全面爆表,空气呛得要命。尤其北京空气为最差。

雾霾引起的愤怒已经越来越严重。不治理要出大问题。

雾霾引起的愤怒已经越来越严重。不治理要出大问题。

2015年12月24日星期四

北京雾霾:要怪就怪骆家辉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北京的一片雾霾。」这首改编自徐志摩的诗,是送给前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的。骆家辉任内教晓中国人关于PM2.5的知识,后来他拍拍屁股走人,却没有将雾霾一起带走,这叫中国人情何以堪。


今年的雾霾比往年严重,十二月以来,北京已四次发出雾霾警告,PM2.5浓度超过五百,突破世卫制订的最高标准。乌烟瘴气的不止北京,全国很多城市的雾霾指数都爆表,南京更披上一层诡异的粉红色。有专家呼吁市民尽量留在室内,亦有专家引述研究数字,指室内空气不流通,污染比室外严重四倍,搞到人们无所适从,纷纷表示要逃离中国。

2015年12月18日星期五

雾霾再次袭来 北京重启红色预警


这次雾霾pm2.5的峰值浓度较上次过程更大,北京再次发布红色预警。(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5年12月18日讯】 中新网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星期五又发出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本次雾霾过程pm2.5峰值浓度较上次过程更 大。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其他易感染人群居民尽量留在室内,建议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企业和事业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并在12月19日7时至22日24时期 间实行车辆单双号限行。

2015年12月11日星期五

治雾霾,中国需要一场环保公民运动

北京的天又蓝了,不过靠的还是风。入冬以来的两次大面积雾霾,让人见识了甚么是气候污染。好在政府的应对有些进步,在第二次雾霾快来时,启动了红色预警,并采取了包括学校停课、实行单双号限行、工地停止作业等措施,虽然这些措施对缓解雾霾基本没起甚么作用。


政治角度看待雾霾

在 本专栏中,笔者曾说过雾霾不仅仅是个经济和环保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说它是个政治问题,主要是就雾霾的社会影响而言,已经越出了经济和环保领域,而对政 府的形象和信誉造成很大损害。因此,作为政治问题的雾霾,除了采取常规的治理手段和措施外,还必须从政治角度去看待雾霾,把它作为一个影响国家发展、国际 形象和政府合法性的问题去处理,下决心在若干年内初步扭转环境恶化趋势。没有这样的政治决心和决断,是很难使环境好转的。

2015年12月9日星期三

核雾染 :一场空前的生存灾难正在中国悄悄上演

2013年以来,雾霾开始在全国肆 虐。长江中下游、华北、西北、东北全时间持续雾霾,各地污染指数连续爆表,情况令人堪忧。令人吃惊的是,最近连西宁、拉萨等高海拔低工业污染地区也有了 霾,这完全不可思议!一种极端天气突然集中持续大面积发生,这不正常!因为烧秸秆、汽车尾气造成雾霾的解释很难令人信服。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我不得其解。 今天看到这篇文章,囿于学科跨度太大,无从判断真伪,但也许是一个角度。

官方牛皮满天飞 治霾只靠北风吹

继月初后,京城再度陷入重霾,白昼如夜。网民诗云:「不见山来不见楼,帝都雾霾几时休。哪怕降温寒彻骨,直盼北风下幽州。」民间对官方的治霾已不存幻想,只愿天公重抖擞,一夜北风涤九州。


雾 霾已成中国公害,每进入供暖季,从北至南,「雾锁重楼遮天穹,尘陷枯月蔽玉容」,「百米难识亲子面,焉能辨此是神州」,各地咳声绵绵,医院人头涌涌。有网 民笑称:「雾霾天能出来见面的都是生死之交;能出来工作的都是亡命之徒;能出来约会的都是旷世真爱;能出来聚会的就算聚众吸毒。」亦有人笑言:「北京除了 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如今又荣幸获得雾霾中心的称号。」

2015年12月2日星期三

北京雾霾围城 谁该提头来见?

北京连续五日遭遇严重雾霾,网民调侃:「听说北京今天能出来见面的都是生死之交;听说北京今天能出来工作的都是亡命之徒;听说北京今天能出来约会的都是真爱;听说今天出门就算聚众吸毒。」

北京近日空气污染严重,能见度极低。

倘不抗争 则雾霾无治

写此文时,北京已经连续四日重度雾霾,我的嗓子也有些疼了。今天一天都不敢出门,就坐在开着空气净化器的家中,看朋友们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各种自嘲和抱怨。然并卵。

北京雾霾非北京一地可以解决,牵涉到河北、天津等地,需要京津冀联动。

2015年3月22日星期日

柴静《穹顶之下》被禁的真正原因

前央视调查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自费百万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以下简称「柴片」),在全国两会开幕前上线,短短两天之内创下2亿多次的点击率,引发网络人人热议,成为今年以来最火爆的网络热点事件。不过,这场「柴片风暴」,来得凶猛,去得也快。上线不到48小时,该片即遭中共宣传部门封杀,柴片及相关报道、评论、讨论等,随着「萱萱」的一声令下,也立即从网络上淡出、消失或被冷藏。

柴静、柴片及与雾霾相关的话题目前仍是敏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