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则西事件的话语喧嚣进展多日,随着《人民日报》刊文,可以想见,「魏则西之死的舆论进入了
散漫的扫尾阶段,竖起了又一桩新闻报道的烂尾工程」(宋志标语),多年以来,大陆话语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类似的喧嚣,热闹几天之后,又无不归于沉
寂,「愤怒嘉年华散去,无力感还会像夜幕席卷大地」(孙旭阳语),在一个不可问责的政体下,大陆的话语场既谈不上是公共舆论,当然也形成不了什么压力,其
存在的意义究竟何在?仅仅是一堆八卦、段子、阴谋论、姿势的表演大全,还是如有些人所期望的,「每一次的舆论热潮都是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等价值的重申,是对
一个良善共同体的愿望,一个来回反覆的力量和聚合的过程」?
![]() |
中国不存在最基本的言论自由,在题材、表达和评论上,民声都遭到最严格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