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2016年3月13日星期日

「两会」能为民众做的好事只剩下「解散」

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委员大会」(下称「两会」)在开幕近一周后,终于出现了第一个引起公众注意的政策讨论:《慈善法(草案)》审议。

「两会」不再是「橡皮图章」,它成了另一台2016春晚,更有底气纯粹地政治宣传化。

审议开始后的24小时内就出现了两个新闻点,一是根据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作的草案说明,媒体总结出了「个人帮非亲非故者网络募捐属非法」的大字标题;二是在分组讨论中,工商联代表提出该法为慈善组织设置的15%行政费上限过高。许多围观网友对这些新闻的反应已经简化到只有「呵呵」二字,对前者更多只晒不评,有人在转发时写上「不妄议」。

对《慈善法(草案)》的分析已有很多,也并非本文旨在,但从网民对这个重磅法案的反应,民间对「两会」甚或体制的观感可见一斑──不认可、恐惧感和无力感消解一切严肃讨论的欲望,剩下的只有隐晦的嘲讽和自觉的沉默。
在过去,每年多多少少都有自由派知识分子用「两会」内容点评法治/政策进步与否,而今年则纷纷意兴阑珊。

想不阑珊都不行,前不久大V任 志强才因微博言论被官媒连番严责,大部分民间意见领袖和异议分子都已被微博和微信销号禁言,之前发言颇为刺激有趣的律师浦志强更被法院以微博「辱骂」人大 代表为由作出有罪判决。虽然普遍认为浦志强并非真因微博言论惹祸,而是被官方以欲加之罪「收拾」,但人人自危已成定局。

恐惧是一方面,更决定性的是「无用」。尽管不少民间群体依然就着两会尝试推进自己的议题,比如维权律师和当事人家属联署促请人大调查「709案」, 女权群体致信人大代表希望关注性骚扰和就业歧视议题,访民拦截人大代表车队等等,但他们的心态几乎已完全转变为「结机发声」,而非真的相信自己的议题能够 通过两会上达并带来改革。甚至有民间人士明言两会上访就是为了增加地方维稳成本:「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

不能否认,每一年还是有极少代表在做着符合民间利益的提议,比如去年张抗抗建议废除收容教育,今年朱征夫要求警惕未审先判,但这些提议基本上只有石沉大海一种结局,敢言的朱征夫委员甚至让人担心他未来一年的际遇。

2016又逢5年一度的人大换届选举,前几次都有不少民间人士兴致勃勃地参选基层人大代表(这是普通民众唯一可以直接参选的层级),而今年虽然民间仍有相关讨论和意向,但明显较以往淡静。

一名曾在2011年以大学生身份参选并引发关注的青年坦言,自己仍在纠结是否再次参选,因为当选的希望固然一直很渺茫,但现在这一行动甚至在民间也不可能有多少关注和认可,而且即使当选也不知道对现实能有什么改变。

如 果说政治环境的再极权化──意识形态上升、全能领袖集权、警察恐怖管制──给民间带来的是虚无和沉默,那么给体制内和希望向体制靠拢的人带来的则是犬媚式 或爪牙式的变异。为了自身的「上进」和安全,他们要么表达对党和领袖的忠诚爱慕越发殷切露骨,要么就举起大棒率先打击「敌人」以表忠心。

「两 会」更多是前一种变异的舞台。黑龙江龙电律师事务所主任李亚兰在上千人的两会上「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后发出文章,称自己「与我们伟大的习总书记一同审 议」、「整晚都高兴得不能入睡」、与领导握手时「我激动不已,脱口而出说:『总书记,人民律师拥护您!』」此文被转发到维权律师群体,顿时一片「恶心」、 「想吐」、「舔菊」之声,认为她没有资格代表律师。

类 似的情形还有,习近平来到青海代表团审议,代表毕生忠地对他说:「我们那里的老百姓把你喜欢得不得了!」在央视新闻中,「外来务工者代表」朱雪芹说:「我 发觉总书记的白头发多了一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孙宪忠在接受采访时称赞习近平:「他的亲和力,即是执政党稳健成熟的标志,也是大国领袖纵览全局,胸有 成竹的体现。」

到此时,「两会」已远非多年被诟病的「橡皮图章」可以概括,它成了另一台2016春晚,只是比春晚更没有娱乐群众的包袱,更有底气纯粹地政治宣传化。
对 于民众来说,「两会」用着他们的钱、以他们的名义、为他们的压迫者撑着「民主」的脸面、唱着赞歌,民众只能选择不听、不看、对以沉默,不小心看到了,只能 尴尬地「呵呵」,或者小心翼翼、心惊胆战地冷嘲热讽。「两会」把民众置于如此可悲可笑的境地,如果问它还能为他们做什么好事,大概只有「解散」二字。

来源:东网 / 赵思乐 女权主义媒体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