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

19大前最后一次中纪委全会发生大事?习近平临时取消与会和讲话

会期由2天缩短为1

作为中共“三会”之首和重要“热身”的十八届中纪委第八次全体会议,虽然“吊足了胃口”,却“不明不白”地草草收兵。

中纪委八中全会召开,王岐山出席并发表讲话

这是中共七中全会,尤其是中共十九大前的最后一次中纪委全会,因其“掌门人”和被喻为中共“反腐斗士”王岐山,而备受关注。

但无论是中纪委官方网站,还是中共官媒,仍未发布中纪委报告内容和王岐山的“片言只语”;而已发布的所谓会议“公报”,则更似一场日常会议的一般性新闻通稿。

中共十九大前最后一次中纪委全会,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南海知情者向博闻社驻京记者独家透露:“按中纪委全会惯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原本应该率全部7常委,出席于109日举行的开幕式,并且发表重要讲话;后临时调整为出席于1010日举行的闭幕式,并同样作重要讲话。但始料未及的是,这样的安排,也被紧急取消;会期也有原定的2天,实际缩短为仅有1天。”

习近平的上述举动,十分罕见和反常,似乎“反用”了王岐山式的“出其不意”;尽管某种程度上消除了习近平是否“力挺”王岐山而为其“站台”的疑问,却也令王岐山的“终极仕途”,骤然“徒增变数”。

“中共十九大毕竟是’压轴大戏’,习近平并不希望外界过早通过中纪委全会’一窥全貌’;”中南海知情者指出:“作为中共喉舌的官媒,按中南海的’统一口径’,紧急调整了编播内容。”

匪夷所思的是,109日,新华社在转发本次中纪委全会公报时,并未采用中纪委官网王岐山的“正面照”,而是刊发了自家现场摄影记者拍摄的“侧面照”;中央电视台当晚《新闻联播》虽然也报道了公报全文,但特别“屏蔽”了王岐山讲话的“同期声”。

1010日,新华社的“应急方案”并未发布习近平原本在本次中纪委全会的重要讲话,而以习近平谈“作风建设”的“冷饭”取而代之;然后又转发了中纪委官网所谓“中纪委向十九大工作报告审议程序发生重大变化”的解释性“声明”。

中纪委官网在配发上述“声明”的照片时,全部使用的是现场全景照,而并没有王岐山的“特写镜头”;新华社没有配发任何现场照片,中央电视台则在晚间《新闻联播》中,根本没有“播报”中纪委官网的任何“解释”。

至于中纪委官网和中共“喉舌”官媒关于本次中纪委全会的“文字”内容,在所谓会议“公报”和“声明”中,分别“不厌其烦”地宣布了对3位“同志”的处分决定和相关“程序”的改变详情,却“惜字如金”地没有提及中纪委报告和王岐山的讲话内容。
更加令人“费脑子”的是,总共提及“王岐山”的名字仅仅只有2次;而且,在“公报”中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声明”中则变成了“没有头衔”的“王岐山同志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不过,博闻社从另外渠道求证,得到的答复是,习近平在会上作了讲话,因为习近平的讲话不便公开,“牵连”王岐山的讲话也被冷处理。

中南海知情者表示:“习近平的’大内总管’栗战书,直接’把关’了官方和官媒对外发布的相关内容,以确保在十九大前,所有谜底’滴水不漏’。”

925日中共7常委参观所谓5年“成果”展览时,新华社对外发布的一张照片中,唯有王岐山“没有脸”;很难想象拥有众多专业摄影设备和摄影师的中共官媒,在如此重要的时刻,会发生“如此这般”的低级失误。

真正“困惑”的是,已近七旬的王岐山,能否“打破”中共所谓“七上八下”的潜规则而成功“留任”?栗战书,又是否会“如愿以偿”成功“接棒”,继续“打虎”?
或许是已经大权在握的习近平,仍然“心有余悸”?不到最后一刻,就“放心不下”?

不过,“天公不作美”,在中共“三会”大幕开启的第一天,中共党政军要员齐聚的北京,竟然迎来了这个秋天的“第一场雪”;中国多地气温也骤降。

而已经“黯然落幕”的中纪委全会,似乎也给即将举行的中共七中全会,尤其是不断高涨的中共十九大的“热烈”气氛,稍许“降了降温”。

值得“庆幸”的是,1010日,作为朝鲜劳动党的“大日子”,被美国总统特朗普喻为“火箭人”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没有如政治家们担心的那样“射火箭”;但中南海知情者最后对博闻社驻京记者补充指出:“中南海已经制定了中共十九大期间,朝鲜半岛局势再度恶化的相关应急预案。”

金正恩会不会给中共十九大“送大礼”?或者给习近平一个“下马威”?这应该是习近平和特朗普都不愿意“听到的”,甚至“看到的”!

来源:博闻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