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2016年5月15日星期日

燃点疯火终不悔 贴大字报掀造反大潮 聂元梓:是应做的事 是党叫你做的事

10年,是人类历史的短暂瞬间,但文化大革命10年,对中华民族历史造成的影响,却令人刻骨铭心。不了解「文革」,很难理解今日中国之改革开放,也无从正确展望中国未来的走向。文革一代人已渐老去,终至凋零,但文革对中国今日政治文化的冲击,已经渗透到基因里,融化到血液中。

聂元梓因为一张大字报,成为“文革”风云人物。她先是当上北大校“文革”主任,继而在1966818日上午毛主席接见百万红卫兵和群众时,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中共虽然明文决议彻底否定文革,但从来未允许彻底检讨、深刻反思文革。值此文革爆发50周年、结束40周年之际,明报中国组和深度报道组自今日起带读者到神州大江南北,从被湮没的历史中搜寻文革遗迹,用新的视角去重新认识那场浩劫。 

50年前,北京大学大饭厅东墙上的一张大字报,掀起了文化大革命「造反」的汹涌波涛,燃点了全国自下而上推翻「当权派」的群众运动。这张毛泽东口中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出自当时北大哲学系党委书记聂元梓及其6名同事之手。聂元梓因此成为头号「造反派」,北大也成为文革红卫兵运动的中心。半世纪过去,已经95岁的聂元梓讲起这段历史时相当平静,称自己当时写大字报也未想到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但她不愿再去评论文革和毛泽东的功过,只是轻轻带过道「我没多想」。

晚年的聂元梓最开心是家中有一只白猫陪伴,她一叫「猫猫」,白猫就跳到她膝上

今年是文革发动50周年,聂元梓家中也多了很多访客,采访的记者、各地的老「造反派」、左派青年等等,络绎不绝上门拜访,与她合影,求她签名,小小房间一时连张凳子也放不下了。聂元梓仍像年轻时一样戴着眼镜,看小字时有点吃力,也无法逐一记住来访者姓名。她对文革历史的记忆也开始模糊,2005年,她在香港出版《聂元梓回忆录》,但她手上的最后一本早年已被访客取走,「有些事情我忘了,我想拿出来翻翻,都没有了」。 

毛决定全国广播聂元梓大字报

「我不会后悔。没有什么后悔的事,我做事很少有后悔的。」聂元梓忆述当年经历时非常平静,「(写大字报)那是应该做的事情。党叫你做的事情。」1966525日,即在毛泽东发动文革的9天后,聂元梓等7人在北京大学大饭厅东墙贴出题为「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大革命中究竟干了些什么?」的大字报,指摘北京大学领导层的所作所为不符文革路线,是「十足的反对党中央、反对毛泽东思想的修正主义路线」。大字报最后还加上3句口号,「保卫党中央!保卫毛泽东思想!保卫无产阶级专政!」

当年61日,毛泽东决定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这张大字报,并高度评价称其「比巴黎公社意义更大」「北京大学这个反动堡垒从此可以打破」。62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聂元梓一时平步青云,列席当年8月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获得毛泽东接见,毛并于85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称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

聂元梓等人在北大校园贴出大字报(图),抨击当时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和北京大学党委主要领导人宋硕、陆平、彭佩云,毛泽东决定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这张大字报,点燃冲击领导的群众运动烈火

「不是我想当风云人物」

「不是我想当风云人物,」聂元梓讲起那段历史时非常平静,「做对了,总结经验教训,做错了,也接受教训。人家要说我是风云人物,我不干预,但是我是不想这么出风头的。」

毛泽东肯定了她的大字报后,「我觉得很好,主席那么关心形势」,她特别指出,毛主席是关心「文化大革命」,不是关心她本人,「主席哪知道我是谁啊」。

记者问她,是否觉得自己被人利用,她不同意,「我没有被任何人利用。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文革时照片:聂元梓(右1)、陈永贵(右2)

「我没有被任何人利用」

不 过,她在《聂元梓回忆录》中的说法是,「今天回想起来,这张大字报当然是不可取的,它正中了毛泽东进一步从基层推动文化大革命进程的下怀」,「我愿意表达 我的深刻反省和歉意,但是,这张大字报的方向问题,不能完全由我们几个人来承担,它是遵照党中央『五一六』通知的精神写出来的」。

记者再问她是否觉得党、觉得毛主席犯了错误,「没有多想。他是不是犯了错误,他自己总结。」她对记者承认,事情发展和后果都远超她预料之外。那么如果历史能够重演,她是否不会写那张大字报?聂元梓突然高声说:「那当然!」


来源:明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