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2016年4月20日星期三

分赃式反腐接受善意批评吗?

习近平主政后,中共掀起的反贪风暴至今已把114个省部级以上官员、57个军级以上军官拉落马,仅今年就有19个 省部级官员、两个高级军官落马。但外界舆论一直质疑,反贪是中共权斗的工具,一方面,落马的党政官员多属周令(周永康、令计划)集团、军官多属郭徐(郭伯 雄、徐才厚)手下,另一方面,无官不贪的现状也决定了抓谁放谁只视乎政治需要,「巴拿马文件」披露中共五代领导人都有家属卷入开设离岸公司风波就是最新的 明证。

更令人震惊的是,北京有报章近日踢爆,甘肃纪委官员、检察官竟然在侦办行贿案时分享了腐败成果。报道指,甘肃金矿商人陈一超涉嫌行贿案上周开庭,但早在四年前,陈一超的千万财产就被办案人员瓜分,多辆私家车被过户到纪委、检察院人员名下,另有至少952万元资金转入纪委、检察院官员的个人账户。如此「未判决,先过户」之下,这些资产即使最终被裁定为赃物,但有多少会流回国库不无疑问,更可能成为案外资产,就此流失,凸显反贪沦为重新分赃。

周永康和郭伯雄的贪贿金额突然大缩水

另一个启人疑窦的是,周永康、郭伯雄受审前分别传出涉及受贿、贪污逾900亿元、逾千亿元,但结果周永康只被裁定受贿1.29亿元,郭伯雄据称只被控贪贿8,000万元。贪贿金额大缩水,究竟是为了掩饰中共高层贪污之骇人听闻,还是有部分赃款流向办案人员或其他高官,抑或是他们散财减罪?

反 贪风暴持续近三年,纪委可谓令官员闻风丧胆,但已曝光的纪委、公检法官员在办案过程中的巧取豪夺同样怵目惊心,以致中办、国办去年还专门发出红头文件,下 令「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其实,《刑事诉讼法》、《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规定》都对疑犯的财物处分有明确规定,但纪委、政法委、 公检法等执纪执法人员视之如无物,还要由中办、国办发指令督查,彰显的是党大于法的本质,这本身就是对依法治国的一大嘲讽。

权力监督被一党专政扭曲

甘肃纪委官员、检察官共享腐败成员曝光后,内地舆论惊呼:「陈一超案件之所以成了现实版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法律失尊、财产失主、监督失效是三重主要因素。」舆论也呼吁:「治贪腐案件涉案财物乱象,需要资讯透明,权力有所制约。」

的确,无论反贪,还是反反贪过程中再分赃,都离不开资讯透明、权力监督,但问题的死结也正在于资讯透明、权力监督,不容于一党专政而被扭曲。

习近平:对网上善意批评要认真研究吸取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昨日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资讯化工作座谈会时表示:「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一 番话说得冠冕堂皇,五毛们奉为纶音。但是,别忘了,网上批评要让中共和官员听进去的前提是「出于善意」,而决定是否「出于善意」的是中共和官员。这一如笑 话所说,家里的大事由我决定、小事由我老婆决定,甚么是大事小事,由我老婆决定。如果纪委官员、检察官自己可以决定行贿者、受贿者的财产的处置,你再去批 评他们的反腐是重新分赃,还能指望他们视之为善意的批评而欢迎吗?

来源:苹果日报 / 李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