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2015年12月29日星期二

张玉凤孟锦云评价毛泽东:这个人是怪兽

张玉凤对毛泽东的评价是:“他就是怪,你说是黑的,他偏要说白,他总喜欢对立”。孟锦云说,“主席的看法,老和我们不一样,这个人很怪”。本文摘自《吴康民论时政》,作者吴康民,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从一个小故事看毛泽东

毛泽东去世已近35年,但对他有贬义的评论仍列为禁区。最近读《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一书,其中的一个小故事,让人对毛泽东的“逆向思维”有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是根据一位在毛泽东身边朝夕相处,与他度过最后岁月的女人孟锦云口述,由内地女作家郭金荣执笔的。这不是在香港出版的禁书,这本是堂堂正正由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公开发售的一本信史。

  这本书对毛泽东晚年的日常生活、精神面貌、思想状态有细致的描写。其中不在意地透露了毛泽东的“逆向思维”,他常常喜欢从相反的方面去思考,离经叛道,标新立异。

  两个青年救美的故事

  这里要介绍的一个小故事,是在毛泽东去世前一年,即19758月,他忽然动起看电影的兴趣,看了一出香港凤凰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越剧歌唱片:《云中落绣鞋》。

  故事的内容大致是:一个富有的员外的千金小姐不慎跌落后花园的枯井中,生命危在旦夕,员外贴出告示,谁能救出小姐,便把小姐许之为妻。有两位青年同时应召,商量好一个下井,一个用吊绳在上面照应,救出小姐后,随小姐的意愿,想嫁给谁便嫁给谁。

  于是一位用筐拴上绳子把另一位青年送到井下,先救小姐,再让青年上来。在井外负责放筐下井的青年,在救出小姐后,为了独占小姐,便狠心地不顾另一青年死活,并用大石堵死井口,便抱着小姐去领赏,成全婚姻美事。

  在井下的青年叫天不应,加上井面盖上石头,只见黑茫茫的一片。但他却手拿着小姐留下的一只绣花鞋,是小姐被往上拉时丢下的。

  已婚嫁的小姐一夜忽作一梦,天上飘下一只绣花鞋,即是她在井下丢失的一只。梦中醒来,这位梦中的青年却出现在自己面前。

  结局是由父亲做主,赶走那位狡猾的青年,迎接这位死里逃出的青年。

  至于井底的青年如何能逃出的,当然好人有好报,是神仙救他的。

  毛泽东认同奸猾者

  看完电影,毛泽东问看电影的人们,“你们说说看,两位救小姐的青年,哪个好些?”

  众口同声地说,当然是在井底的青年好啦,孟锦云更添上几句:“还用说吗?井上那个青年真够坏的,他不仅贪人之功,据为己有,还陷害别人。”

  毛泽东转头问另一位早期已在他身边伺候他的张玉凤,张说,“差不多,这是很明显的道理,我不明白,您干吗要问这么个问题?”

  毛泽东说,“我和你们的看法不一样,我觉得,还是那个井上的青年更好些。”

  “为什么?”众口同声地问。

  毛泽东答道:“那个井下的青年对问题的考虑太简单,他缺乏周密的思考,他应该想到井上的青年会使出这一招儿。还是那个井上的青年聪明噢!”

  众人还是不服气,说井上的青年太奸猾,不老实。

  毛泽东答道:“老实,老实是无用的别名。”还说,小姐只有一个,他不害另一个,他能得到她吗?

80岁的毛泽东一手握着尼克松,一手握着张玉凤,新华社发照片时,张玉凤隐身了。

  毛泽东的霸气

  这就是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他曾写过一首《咏蛙》的诗,其中有两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17岁的毛泽东,便已显出他的霸气。

  孟锦云的回忆说,毛泽东他“要发展,要改造,要出新”,对他缔造的党和国家,也“不惜打乱重来”,“来个天翻地覆”,“标新立异是他的性格特点”。

  这正是毛一生主张与人斗,其乐无穷,提倡阶级斗争要日日讲、月月讲、年年讲的思想根源。也是他在解放以后,发动一个个的政治斗争,要打倒一切,直到“文化大革命”,要把与他同打江山的一些老同志清除掉。

  张玉凤对毛泽东的评价是:“他就是怪,你说是黑的,他偏要说白,他总喜欢对立”。

  孟锦云说,“主席的看法,老和我们不一样,这个人很怪”。

  毛泽东的专权,一言堂,“逆向思维”,终于为新中国带来近20年的灾难。

  研究毛泽东,这是一份可贵的材料。

来源:《吴康民论时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