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2016年7月22日星期五

南海争端解决三途 中国可能套上自己

如果中国打一仗,后果难知。如果中国不打一仗,肌肉在南海都施展不了,就当不了亚洲霸主,遑论世界霸主。反而因为虚张声势,将自己套在南海上──自己设套,套上的是自己。

中国南海舰队。

南海争端 解决三途

领土争端,不管你是历史上“自古以来”就占领了,还是事实上占领了,要解决无非就是三种方式:一个是法律的方式;一个是外交的方式──也就是谈判的方式;一个是战争的方式。那么,这三个方式,用在我们讨论的南海问题上,到底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南 海问题几乎每一天都出现在媒体上,但真正研究和真正了解这个问题的很少。像台湾,报导南海问题的时候,将国际仲裁庭写成“联合国国际法院”,或者是“联合 国国际仲裁庭”。其实,涉及南海争议的这次仲裁,是属于国际仲裁庭,并不属于联合国,是由联合国指定的对国际领海纠纷进行裁决的法院。

国际上,主要有四个法律机构,都在海牙:

一个是联合国的国际法院,这个国际法院,不是像一般法院那样去审理具体个人案件,不能审理刑事案件,它只要是就国际间的法律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对各国所提交的案件做出有法律约束力的仲裁,但不能管辖其他法院,它并没有介入到南海争端里去。

另外一个,就是国际刑事法庭,主要是对犯有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侵略罪的个人进行起诉和审判,属于刑事审判。

还有一个是国际司法会议,这个也不是裁定具体案件的,主要是统一各国的私法规则。

那么真正讨论南海争端的,叫国际仲裁庭。我看国际仲裁庭并不是来裁定南海的主权问题,它只是来界定领海的合法性、经济专属区的合法性,和各国之间法律关系的认定。

所以它在介入诉讼的时候,并不是裁决南海这一部分海域主权是属于谁,那个岛屿是属于谁,而是进一步去阐述,签署海洋法的这些国家所认定的原则。

美国没有签署海洋法。中国是签署了,菲律宾也签署了,所以菲律宾依据国际海洋法提起诉讼;而中国,却不承认国际仲裁庭有权受理──作为一个签署国,居然不承认仲裁法庭讨论这个事情。

其 实我们现在就基本上可以了解,仲裁庭最终会怎样来裁决。它裁决的依据,就是海洋法里的基本原则。这些,博树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中国看到菲律宾要打到国际 仲裁庭,一开始就拒绝打这场官司。为什么中国不打?他知道很可能打不赢。即使是仲裁庭最后做出的决定是非常含糊、非常模糊、非常原则性的。但是这种裁决结 论,也很可能是对中国声称对南海拥有主权是不利的。

我 看,中国就应该首先退出国际海洋法签署──我就不承认你这海洋法。这样的话,国际法庭的仲裁对中国的效果就小多了。但是,并不等于,中国可以不遵守国际海 洋法的基本原则。即使美国没有参与签署,也得遵守国际间关于领海、公海的共识,否则世界就乱了。中国没有守法习惯,怕打国际官司,害怕法理。

第二个,外交上能不能通过谈判来解决?

南 海问题变得这么紧张,主要的动因是,戴秉国在担任国务委员的时候,有一次跟希拉里见面时的阐述,表明中国把南海问题看成一个核心利益问题。这让希拉里非常 紧张,因为南海的关键点,还不在于哪个岛的主权归谁,或者是谁在岛上搞什么、要做什么事的问题,而是南海的自由航行,这不仅是对美国有利、对美国是必需 的,对全世界所有国家在公海上的自由航行都是一个必要的条件。所以美国在这方面很紧张:照中国这个说法,那么一旦通过南海,就触及你的核心利益?就好像现 在进入领海识别区一样的,我经过你这个地方时,都必须要向你报备?那么,这就可以假定,在某种特殊情境之下,中国可能会拒绝你,你不能通过这个识别区。

这不是美国一个简单的利益问题,美国作为一个世界警察也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也好,作为自由航行的捍卫者,他当然会是非常紧张的。


南海争议使中国四面树敌

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他在国际上对很多事的反应,其实是非常迟钝的,尤其在中美关系上,是非常非常迟钝。遇到大的事情以后,也许开始陷于一种不可控制的局面,但是只要美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旦启动了反应力量,力量就是非常之强和持久的。

哪怕像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这位常常批评美国的人,这位传统的、保守型的政治家,但他涉及到真正的安全问题时,他非常清晰地表达:亚洲安全的维护者,只有可能是美国。 

美国不认中国将南海视为“核心利益”的说法,这条线美国不会让步。有了美国撑腰,亚洲国家也就有底气与中国较量。

非 常有意思的是:当中国走到南海这个舞台,发现一个真正的朋友都没有。这些国家都明白一点,我跟你一对一,无论是谈判还是军事解决,自己都是弱小一方,肯定 输的,所以必须跟美国联手。而美国轻而易举,一个国务卿跑到越南一趟,跑到缅甸一趟,就把与南海争端相关的国家都圈在一起了──因为这些国家有共识,只有 联合在一起,才能有制约中国的力量。

这种情况之下,中国要想单边地通过谈判去解决,除非这个国家的领袖是个傻瓜,否则的话基本不可能通过外交的手段跟中国达成共识。无论是越南,还是文莱,还是菲律宾,都不可能。

你看,越南在所有这些国家里是得利最多的一个国家,他一方面把中国的领袖迎过来了,但另一方面,同一天,跟日本就开始军事上合作,联合演习。现在俄国也在抢越南,美国也在抢越南。

中 国周边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一样的。现在,正是因为南海争议,使中国的外交状况前所未有的糟糕,跟日本,跟越南,又跟菲律宾,跟东海、南海争端涉及所有的国 家产生冲突,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中日韩会议,必须要去日本;亚太经合会议,必须要去菲律宾──结果跟越南也一样。去年(2014)还是前年(2013),他们产生了冲突,但是对越南来讲,中国是他的第一贸易大国;中国现在贸易出口非常糟糕,也少不了越南。你真有本钱降服这些国家吗?

这种利益的纠葛使中国在外交上很难找出一条清晰的出路,能跟任何一个国家就南海争端达成最终的交易,在外交上看不出来。谈来谈去,扯来扯去,扯上无数年,你今天可以把东盟外长会议给破了,但是你下面的解决方式在哪里?通过外交方式,我看基本上很难解决。

总言之,除非中国作根本性的让步,我看不到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的希望。

不能通过谈判来最终解决争端,就上升到另外一个层次──军事。

剩下的第三条,就是军事。

军 事对中国来讲,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之一。为什么是可行方案之一呢?因为不是发生陆战、地面战争,不是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可以采取一种小规模的军事冲突方式, 来强行占领。他最开始针对的目标,是要跟越南打一下,后来想想,对越南还不能打得太厉害,毕竟彼此都是共产党,现在世界上的共产党国家没几个了。那收拾一 下菲律宾呢,还可以,所以就强行占领了菲律宾声称拥有主权的一个岛。但是中国要更大规模采取行动的时候,正是因为有了军事行动,才推动了美国军事力量重新 回到南海。越南和菲律宾签署了军事同盟条约,那么美国和菲律宾也是军事同盟。我们前天看到了,马来西亚国防部长和美国国防部长一起登上了军舰。中国跟菲律 宾吵架,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这个岛,结果引起了对中国的军事围堵。

中 国下一步会采取什么军事行动?是真的想跟美国去拼打一下?是可能的。采取这种方案,就使中美之间的竞争到了那种“准冷战时代”──其实重新回到冷战时代, 甚至重新回到热战时代,都是不可能的。如果中美小打一下,也等于正式拉开了中国同美国之间的对抗,整个国际局势就一定会随之改写。

中国可能套上自己

这 样对中国是不是短期有利?他们有没有做好准备真正跟美国进一步博弈?不知道。但是如果是南海问题真正成了一根导火线,启动了全世界战略格局重新改写,那是 很有趣的事情。在过去几十年,冷战结束以后,福山不是讲“历史的终结”吗?他现在有所反省了。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那段历史确实是终结了,新的国际关系 已经不是原来那种冷战型的国际关系,彼此之间的利益纠葛,并没有因为一道柏林墙隔离开来,更没法因为热战隔离开来。因为南海争端升级,中美关系重新倒退到 冷战时期,几乎不可能。中美还是会合作,还是会交往,但是确实进入了另外一个层次,就是两国之间这种实力的和意识形态的竞争,有可能会正式开始。在中国, 无论是那些“鹰派”战略学家,还是中国老百姓的情绪,还是当官的某些主观想像,确实把美国看成阻碍中国崛起的假想敌。但是对于美国来讲,并不是这样的,美 国一直认为,一个开放的、改革的中国,随着经济发展,会带来自由的增长、民主的保证、人权的进步。当然,中国现在并不是往这个方向走,但是两国之间一直找 不到一个点来撕破这一层,而南海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撕破点。

中 国为什么这一次会态度大变?本来官方的报上都写了嘛:你美国军舰真敢来,我就叫你回不去!但是美国军舰来了,也回去了。这就是说,中国心里并没有做好真正 的准备,下定决心跟美国去博弈──没有!如果他做了准备,在这里擦枪也好、走火也好,小规模海战打一场也好,那个情况就不一样了!这跟几年以前,越南和中 国争一个海岛打起来,越南还死了人;跟中国占领菲律宾那个海岛,都不一样了。为什么不一样?就是因为中国强调了南海是“我们的核心利益”,因为中国强行占 领了跟菲律宾有争议的这个岛,因为你人造岛礁,因为你大喊大叫几个因素凑合到一起,使亚洲这些国家建立了一个新的军事同盟,这个军事同盟讲得很清楚,其中 一国受到伤害的时候,其它国家会参与行动。

所 以,不光是前边所讲的想通过一对一的外交行不通、破不了这个局;一对一的军事手段也行不通、破不了这个局了,因为你针对菲律宾的行为,针对马来西亚的行 为,针对越南的军事行为,最终都有可能会引起局部战争,引发中美冲突,这个地区的格局就会完全不一样了。中国有没有做好准备、有没有本钱,跟美国进行一场 军事博弈?

如果中国打一仗,后果难知。如果中国不打一仗,肌肉在南海都施展不了,就当不了亚洲霸主,遑论世界霸主。反而因为虚张声势,将自己套在南海上──自己设套,套上的是自己。 

上面讲的三条途径如果都走不通,南海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继续争议下去。

来源:《中国密报》/ 何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