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2016年5月31日星期二

习近平视察黑龙江传递出了什么信号

中央最高层领导去哪里视察工作,都不是心血来潮、随随便便安排的,往往都带有很大的针对性,并要借助视察表达中央领导集体或者个人,对于某一方面工作或者某一件事情的看法和观点。习近平作为中共最高领导人,他的视察足迹更有着很强的象征意味,传递出了很多的政治信号。

如果说视察重庆是为了力促发展,视察安徽是为了力促改革,那么这次视察黑龙江,就是为了力促供给侧改革。

最 近,习近平视察了黑龙江,到了伊春林场、抚远水稻种植合作社,看望赫哲族群众,并登上了我国东北端中俄边界的黑瞎子岛。其实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亲民活 动,都属于中央领导外出视察的「常规动作」,不管去哪里视察都要做的。那么,透过这些表面的活动,习近平去黑龙江视察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次视察传递 出了什么信号?

我 们先来回顾一下,今年以来习近平最重要的两次视察活动。第一次是今年初,习近平视察重庆。虽然当时的新闻报道并没有很详细的信息披露,但从此后陆续披露出 来的信息看,习近平对于重庆的工作是比较满意的。重庆是全国经济增长的「排头兵」,同时在供给侧改革方面也走在了前面。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 近平专门提到了他在重庆的见闻,把重庆一家公司生产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誉为「供给侧改革的成功案例」。

第二次是今年4月, 习近平视察了安徽凤阳小岗村,这个举动很不寻常。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第一个地标」,用习近平的话说,「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 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回访「地标」,重温「惊雷」,不仅仅是要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更是对改革历史的一种致敬,是对改革决心的一种昭示。

那 么,这次视察黑龙江,也是在对外宣示一种决心。众所周知,东北是老工业基地,大型国企众多,观念陈旧,转型转轨任务艰钜。特别是黑龙江,很多传统支柱型产 业,比如石油、煤炭、钢铁等,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都面临去产能和人员安置的考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黑龙江发生了龙煤集团欠薪事件。省长陆昊躺着中 枪,出了大丑,不得不在北京紧急召开龙煤集团脱困发展专题工作会。外界对于黑龙江所面临的转型难题和去产能的阵痛,感到深深的忧虑。黑龙江这个老工业基地 能否平稳地渡过转型期,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样板意义。

前 不久,「权威人士」对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判断,似乎与当下政府部门的观点有些出入。坊间也不断有在经济改革与发展上,中央存在不同声音的说法。显然,习近平 力推的供给侧改革,似乎声势不大、效果不佳。因此,习近平此时选择黑龙江进行视察,就是要加大供给侧改革的力度。视察黑龙江的真正意义,正在于此,也传递 出了很强烈的政治信号。

如果说视察重庆是为了力促发展,视察安徽是为了力促改革,那么这次视察黑龙江,就是为了力促供给侧改革。

供 给侧改革,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去产能虽然像壮士断腕一样痛苦,却又是绕不过去的门槛。从今年以来的诸多信号看,中央高层对于「僵尸企业」的态度非常 坚决,同时又反复强调一定要避免下岗潮,一定要做好人员的转岗就业安置。说实话,好话都让中央说了,最难受的是做具体工作的。黑龙江GDP全国垫底,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同时做好这两件事,真如同走钢丝一般艰难。弄不好领导的乌纱帽就丢掉了。

还有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中共19大就要召开了。为19大 做准备的人事布局,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下对于高级官员来说,选边站队是最大的政治。今年夏天的北戴河会议以及秋天的六中全会,都是中共高层权力分 配的关键时刻。如果高层在经济决策上难以达成妥协的话,势必造成官场弥漫着观望情绪,将会引发更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来源:老徐 独立评论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